一个星期五的晚上,我在柏斯对一大群听众讲述了上则故事。星期天,一位父亲气急败坏地跑来找我,他说,星期五晚上,他和十几岁的儿子一同听了讲座,星期六晚上,他儿子想出去玩,他问儿子:
在澳大利亚,很多人的房屋都有花园。可是,只有少数人懂得如何在自己的花园里找到安宁,其余的人却把花园当作了另一个工作场所。我鼓励那些拥有花园的人,花一些时间美化花园,然后花一些时间来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,在美丽的花园中获得宁静。
第一个傻瓜觉得这主意不错,他计划把手边零零碎碎的工作做完,就放松放松,尽情享受花园的美丽。可是,草地需要修剪,花儿需要浇水,树丛需要修枝,落叶需要扫除……当然,就是把所有的工余时间都用上,也做不完这些工作。工作永远也做不完,哪里有时间休息放松、享受宁静?您有没有察觉,唯有躺在墓地里的人才能“安息”?
第二个傻瓜觉得自己比第一个傻瓜聪明多了,他懂得把除草机、浇水器放在一边儿,在花园里津津有味地阅读杂志。可是这位老兄只是在享受阅读杂志而已,他并没有在花园里找到安宁。
第三个傻瓜放下所有的工具、杂志、报纸、收音机,只是坐在花园里享受宁静…但只享受了两秒钟,就开始盘算了:“那块草地需要修剪,另一边的树丛需要修枝。如果那些花儿还不浇水的话,过不了几天就会干枯了。唔…如果在那个角落种上栀子花可就太棒了,我可以从苗圃买些回来…”这是在计划与盘算,并没有内心的安宁。
聪明的园丁想到:“我已经工作了很久,现在该享受工作成果,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了。虽然草地需要修剪,落叶需要扫除,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但不是现在。”这样,我们找到了享受宁静的智慧,虽然花园并未尽善尽美。
也许,在你花园的树丛背后,正躲着一位日本老和尚,随时准备跳出来告诉你,其实你那乱糟糟的花园已经很完美了。的确,如果我们多看看已经完成的工作,而不是只看到那许多还没有做的工作,我们也许会明白“做完一件是一件”的含义。但是,如果我们只看到失误,只看到那需要去完成的工作,就像那时我在寺院的墙上只看到两块歪砖一样,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白内心宁静的含义。
聪明的园丁在静谧的自然中享受着内心的安宁,没有计划,没有思考,也没有内疚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放下,享受片刻的安闲,给自己宁静,也给旁人应有的空间;在享受了十五分钟至关重要、起死回生的身心放松之后,我们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去花园里干活了。
领悟到如何在花园里享受宁静,就会懂得如何处理心中的乱麻,在内心的花园中找到平和。